客服热线:

野苋菜

   2024-08-01 70
核心提示:  野苋菜  (《滇南本草》)  【来源】为苋科植物凹头苋的全草及种子。  【植物形态】凹头苋  一年生草本,高10~80厘米。茎斜上,基部分枝,微具条棱,无毛,淡绿色至暗紫色。

  野苋菜

  (《滇南本草》)

  【来源】为苋科植物凹头苋的全草及种子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凹头苋

  一年生草本,高10~80厘米。茎斜上,基部分枝,微具条棱,无毛,淡绿色至暗紫色。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1.5~4.5厘米,宽1~3厘米,顶端钝圆而有凹缺,基部阔楔形,全缘;叶柄长1~3.5厘米。花簇生叶腋,后期形成顶生穗状花序;苞片干膜质,矩圆形;花被片3,细长圆形,先端钝而有微尖,向内曲;雄蕊3;柱头3或2,线形。胞果球形或宽卵圆形,略扁,近平滑或略具皱纹,不开裂。花期6~7月。

  生于田野、路旁、村边。分布我国南北各地。

  本种与野苋极相似,但本种的果实不开裂,而该种的果实通常环状横裂。

  【采集】夏、秋采收全草或根,鲜用或晒干;秋季果熟时采收种子。

  【性味】甘,凉。

  ①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温,味咸。"

  ②《福建中草药》:"甘,凉。"

 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解毒。治痢疾,目赤,乳痈,痔疮。

  ①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:"蜂叮痛,以野苋菜捣敷之。"

  ②《滇南本草》:"白者去肺中痰结,赤者破肠胃中血积。赤白同用,打肚腹毛发之积,消虫积,杀寸白虫,下气。洗皮肤瘙痒、皮肤游走之风。"

  ③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缓和止痛、收敛、利尿、解热;种子能利尿、明目。"

  ④《福建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。"

 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4两。外用:捣敷。

  【选方】①治痢疾:鲜野苋根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

  ②治肝热目赤:野苋种子一两,水煎服。

  ③治乳痈:鲜野苋根一至二两,鸭蛋一个,水煎服;另用鲜野苋叶和冷饭捣烂外敷。

  ④治痔疮肿痛:鲜野苋根一至二两,猪大肠一段,水煎,饭前服。

  ⑤治蛇头疔: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。

  ⑥治毒蛇咬伤:鲜野苋全草一至二两,捣烂绞汁服;或鲜全草一两,杨梅鲜树皮三钱,水煎调泻盐三钱服。(选方出《福建中草药》)

  【临床应用】治疗甲状腺肿大

  取鲜野苋菜根、茎2两,猪肉2两(或用冰糖5钱),水煎,分两次饭后服。轻者1周,重者3周即可见效。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野席草根

上一篇:

野鸦椿花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