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野花椒叶

   2024-08-01 100
核心提示:  野花椒叶  (《泉州本草》)  【异名】花椒叶、麻醉根叶(《江苏药材志》)。  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。  【植物形态】野花椒,又名:土花椒、高脚刺、铁边鸟

  野花椒叶

  (《泉州本草》)

  【异名】花椒叶、麻醉根叶(《江苏药材志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叶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野花椒,又名:土花椒、高脚刺、铁边鸟不踏、臭椒。

  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1~2米。茎干有时无刺,枝通常有皮刺及细小的皮孔。单数羽状复叶,互生;叶轴疏生短柔毛,具狭小的翼,并散生长短不等的皮刺;小叶5~9,对生,厚纸质,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,长2.5~6厘米,宽1.5~3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两侧略不对称,边缘具细小圆齿,上面通常散生刚毛,下面中脉有刚毛状小刺,两面均有透明腺点;小叶柄极短或无柄。聚伞圆锥花序顶生,长1~5厘米;花单性,花轴具短柄;花被片5~8,绿色,长三角形;雄花具雄蕊5~7,花盘盘状。蓇葖果1~2瓣裂,稀为3瓣,红色或紫红色,基部有伸长的子房柄,外面有粗大、半透明的腺点。种子黑色,圆形,径约3~4毫米。花期6~7月。果期9~10月。

  多生于山坡灌木林中或路旁,亦有栽于庭园。分布福建、浙江、广东、湖北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河北等地。

  本植物的根(野花椒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;果皮在浙江、江苏、福建等地作土花椒使用,参见"花椒"条。

  【采集】7~9月采收带有叶片的小枝,晒干。

  【药材】干燥的小叶片有时破碎或卷缩,完整者呈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常向下反折。上面棕绿色,下面灰绿色,沿主脉疏生小刺。对光照之,可见多数透明腺点。质脆易碎。商品中常杂有小枝,表面灰棕色,疏生皮刺及细小皮孔;断面黄白色,中央具白色的髓部。气微,味微苦。

  产江苏、福建、浙江等地。

  江苏地区以本品作花椒叶使用。参见"花椒叶"条。

  【化学成分】含少量挥发油及马栗树皮素二甲醚。果实含挥发油及辛辣物质山椒素。挥发油中有柠檬烯、芳樟醇、乙酸芳樟醇酯。

  【性味】《泉州本草》:"味辛微温,无毒。"

  【功用主治】《泉州本草》:"祛风散寒,健胃驱虫,除湿止泻,活血通经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痛,瘀血作痛,经闭,咯血,吐血,关节痛风。"

  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2~1两;或泡酒,烧存性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
  【选方】①治咯血,吐血:野花椒叶烧灰为末。每次一钱,童便送服。

  ②治妇女经闭:野花椒叶干末泡酒服,每次二钱。

  ③治跌打损伤:野花椒叶五钱至一两。煎汤,黄酒送服。

  ④治腿头风湿痛:鲜野花椒叶一两,鲜白芙蓉叶、鲜艾叶各五钱,生姜一两,麻油四两。合放锅内炸至各药焦黑为度,去药取油,搽患处,以愈为度。

  ⑤治阴股疸及附骨疽:鲜野花椒叶,酒制三次,合糯米饭捣烂,调酒敷患处。(选方出《泉州本草》)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野花椒根

上一篇:

野藿香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