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岩黄连

   2024-08-01 100
核心提示:  岩黄连  (《贵州草药》)  【异名】岩胡。  【来源】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的根。  【植物形态】岩黄连  多年生草本。根倒圆锥形,肉质。茎单一或丛生,高15~20厘米。

  岩黄连

  (《贵州草药》)

  【异名】岩胡。

  【来源】为罂粟科植物岩黄连的根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岩黄连

  多年生草本。根倒圆锥形,肉质。茎单一或丛生,高15~20厘米。叶互生,基生叶柄较长:叶片革质,羽状复叶,小叶片3深裂或3浅裂,最后裂片先端圆钝,或微有浅裂。总状花序顶生。蒴果线形,膜质,黄色,成熟时2瓣裂。种子细小。

  生于山岩上。分布贵州。

  【采集】秋后采。

  【性味】苦,凉。

  【功用主治】清热解毒,利湿,止痛止血。

  【选方】①治火眼、翳子:岩黄连、龙胆草各一钱,上梅片五分。共研末,装瓷杯内蒸透,用灯草蘸药点入眼内。

  ②治痔疮出血及红痢:岩黄连五钱,蒸酒二两服。

  ③治急性腹痛:岩黄连二钱,生吃。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岩豆藤花

上一篇:

岩豇豆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