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新裂耳蕨

   2024-08-01 80
核心提示:  新裂耳蕨  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  【异名】凤凰尾巴草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  【来源】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。  【植物形态】新裂耳蕨,又名:革叶耳蕨。

  新裂耳蕨

  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
  【异名】凤凰尾巴草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
  【来源】为鳞毛蕨科新裂耳蕨的根茎。

  【植物形态】新裂耳蕨,又名:革叶耳蕨。

  多年生常绿草本,高50~100厘米。根茎直立,密生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20~30厘米,密生虹棕色卵状披针形大鳞片和披针形及条形小鳞片;叶片披针形,革质,长50~70厘米,中部宽10~12厘米,2回羽状分裂,沿叶轴密生条形鳞毛,羽片下面疏生棕色短鳞毛,下部羽片略短,中部的长5~8厘米,基部上侧一小羽片较大,凸起而与叶轴并行,边缘锐裂,其余小羽片卵形,先端渐尖,全缘或有1~2个硬尖齿;叶脉羽状分枝。孢子囊群大,圆形,生于背面中轴与叶缘之间。孢子期4~10月。

  生于林下或山谷中湿润处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和浙江等地。

  【功用主治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内热腹痛;新鲜根茎一两左右,加仙鹤草、坚漆柴(金缕梅科椎木)叶各四至五钱,水煎汁,早晚空腹服。"
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心叶荚娠根

上一篇:

新木橿子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