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山驴骨

   2024-08-01 80
核心提示:山驴骨
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鬣羚的骨胳。

【动物形态】鬣羚,又名:驴羊(《广志》),山驴(《唐本草》),苏门羚、山羊、明鬃羊。

身长1.4~1.7米...
山驴骨
(《四川中药志》)

【来源】为牛科动物鬣羚的骨胳。

【动物形态】鬣羚,又名:驴羊(《广志》),山驴(《唐本草》),苏门羚、山羊、明鬃羊。

身长1.4~1.7米,尾长9~11厘米,肩高约1.1米;体重90~150公斤。形似小驴。耳狭长而钝尖。吻端裸露。具眶下腺。颈背有鬣毛。雌雄都有角,雄者较大,角长13~23厘米,基部粗而先端尖,除尖端外,均有狭窄的横棱,角质坚实,黑色。全身黑色稍带棕色,毛上段多黑色,毛根灰白色。耳廓内及下唇白色。尾尖黑色。一般个体的毛色变异很大。

栖于高山岩崖的地方。行动灵活,善于在高山裸岩活动。清晨觅食,喜食菌类。9~10月交配,怀孕期8个月,每胎产1仔。分布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北、湖南、贵州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
【采集】猎得后,剥皮,取骨胳,剔尽残肉,挂通风处凉干。

【药材】主要为四肢骨,骨长而粗壮,常带有蹄子。前后肢皆有3节组成,各节微弯曲。前肢上节与中节,各长约26厘米,下节较细短。后肢上节长约30厘米,中节长35厘米,下节亦较短小。外表灰白色,骨质不甚沉重。断面灰白,不透明,髓腔空虚,油质不重。

产四川。

【性味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辛咸,温,无毒。"

【功用主治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风湿四肢酸痛、麻木不仁及腰腿疼痛。"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

【宜忌】《四川中药志》:"体实有热者慎用,孕妇忌服。"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山柳菊

上一篇:

山马豆根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