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三铃子

   2024-08-01 70
三铃子
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
【别名】野豌豆、豆菜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。

【植物形态】歪头菜(《救荒本草》)
多年生草本,高可达1米。幼枝被淡黄色柔毛。羽状复叶,互生;小叶2枚,大小和形状变化很大,卵形至菱形,长2.5~11厘米,宽1~5厘米,先端钝而有细尖,基部楔形,边缘粗糙;叶柄短;卷须不发达而变为针状;托叶狭菱形,边缘具稀疏粗齿。总状花序腋生;萼斜钟状,萼齿5。三角形,下面3齿高,疏生短毛;花冠紫色或紫红色,旗瓣提琴形,先端微缺,长约15毫米,翼瓣先端钝,下部有耳和爪,长约13毫米,龙骨瓣曲卵形,有耳及爪,与翼瓣等长;子房具柄,花柱上部有毛。荚果狭矩形,两侧扁,无毛,长2.5~4厘米;种子扁圆形,棕褐色。花期6~8月。果期9月。

生于草地、山沟、林缘或向阳的灌丛中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
【采集】秋季采收。

【化学成分】叶含大波斯菊甙和木犀草素-7--葡萄糖甙。

【性味】性平,味甘。

【功用主治】补虚。治痨伤、头晕。

【选方】①治痨伤:三铃子根五钱。蒸酒一两,每日服三次。

②治头晕:三铃子嫩叶三钱。蒸鸡蛋吃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三楞筋骨草

上一篇:

肉爬皂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