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服热线:

布朗耳蕨

   2024-07-31 30
布朗耳蕨
(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)

【异名】睬甲哈乌(藏名)。

【来源】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。

【植物形态】布朗耳蕨,又名:棕鳞耳蕨。
多年生草本,高40~60厘米。根茎块状,横卧。叶柄短,长6~8厘米,有沟,褐棕色,与中轴密被鳞片;鳞片淡褐色乃至淡黄褐色;叶倒披针形,长40~60厘米,宽10~15厘米,下部羽片渐缩短,2次羽状分裂;羽片长披针形,长5~8厘米,宽2厘米;基部最宽;小羽片矩卵形,稍呈耳状,密接,边缘疏刺齿状,齿软,叶下、叶轴及中肋均被鳞毛;叶下灰绿色。孢子囊群小,不连接,位于近中肋处,子囊盖全缘,无毛。
生于高寒林下阴湿地及岩石缝中。分布陕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
【采集】8~9月采挖,切段,晒干。

【性味】涩,寒。

【归经】入肺、脾经。

【功用主治】清热解毒。治病毒发疹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3~5钱。

【选方】治热毒发疹:布朗耳蕨配升麻、荆芥、防风,煎汤服。
(责任编辑:小编)
下一篇:

布狗尾

上一篇:

菜豆树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